您好,欢迎您访问郑州上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已经收录郑州市

98所高中 238所初中 450所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科类

从逼着学到主动学: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时间:2025-06-12 来源: 贼娃 作者:贼娃阅读:

     

那天在群里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孩子不喜欢数学,也不爱思考,作业总是像应付工作?这样的问题,我们遇到了太多太多。家长们总是会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办法,自然是有的,但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投入与坚持。

01.首先,孩子不爱学习这件事,并不是个例。或者准确点讲,几乎很少有人喜欢课堂上的学习——学习本身并不枯燥,而是人类的本能。但课堂上的学习大多过于教条,并且时常同冰冷的分数挂钩,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孩子一提到“学习”,就不禁对其敬而远之。这也就导致了,能够爱上学习的孩子,要么是对这一学科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要么就是教这科的老师很对他胃口。

而这两种可能,概率都不高。

因此,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就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

喜欢学习的孩子是极少数的,你不能指望他自己开窍,想让他主动学习,家长就必须付诸行动。那么我们该用什么办法,让普通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呢?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学习”的本源之处入手。

02.什么是学习?广义上讲,以任何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都算学习。为什么学习本身并不枯燥?因为人们对于新鲜事物,本能上就存在好奇,对于习得新事物,本身就有着兴趣——学会一样东西本身是让人快乐的事。但这种快乐,在应试教育中,被分数所替代,孩子们难以感受到乐趣。

为什么学霸可以做到主动学习,可其他孩子却做不到?

关键因素就在于你的学习有没有得到“正反馈”。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学霸,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可以在学习时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一大原因是他们对于学习本身没那么抗拒。因为知识对他们而言没有那么困难,稍微一努力就可以获得自己能感受到的进步,这个,就是“正反馈”。那普娃该怎么获得这种“正反馈”?对于普通孩子而言,知识就是不简单啊。

既然无法从学习本身获得正反馈,家长就要尝试引导他们放大学习的“正反馈”,或者干脆创造“正反馈”。

03.怎样放大正反馈?

之前也讲过,不要经常让孩子尝试过难的题目,为什么?如果孩子太骄傲,可以用难题打压,但如果孩子根本不爱学习,你就不该用难题打压他,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进步情况。比如今天学了鸡兔同笼,给他找点相对来说符合他能力的题目让他做一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当然“彩虹屁”也不能少,情绪价值要给足。

那怎样创造正反馈?

告诉他,如果全对,就给他点奖励(具体内容得看孩子喜好)。你看,如果孩子全对了,这不就获得正反馈了?如果没有全对,那份奖励也会成为他的一个“目标”,可以时刻“钓”着他前进。

当然还有一类孩子,上述方法是行不通的。这类孩子,典型的吃硬不吃软。那就更好办了。

既然奖励没有诱惑,咱干脆换成惩罚吧……

碰见这样的孩子,家长可能要费力一些,需要多加监管。

方法跟上述相同,只是吧奖励改成惩罚,学完检查,错的太多没收一部分零花钱或者不然看电视(一样的,看孩子喜欢啥)让他意识到自己不主动学要挨罚,和意识到自己主动学有好处,结果基本上是殊途同归的,当然,这里还有个高端操作。先用奖励的方式,孩子不吃这一套,改成惩罚。一开始,开始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那也要坚持执行一段时间,等成绩有一点进展后,家长再主动说:“看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要不以后全对,给你点奖励?”后面怎么操作,不用我说了吧,反正就是要让娃的计划赶不上你的变化,教育孩子这种事儿,一定要拿捏住孩子,不能让娃给你反拿捏了。

唉,有时候真感觉自己挺阴险的,不过带娃这件事儿,你不多用点“手段”,也是真没辙啊。(今天这篇别让孩子看,我怕他们长大以后来报复我……)

-END-

声明:原创内容,出品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