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郑州上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已经收录郑州市

98所高中 238所初中 450所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科类

桐柏一中毕业班教师倾情相赠的中招备考锦囊

时间:2025-06-10 来源: 郑州上学网 作者:郑小编阅读:

     



·语文备考提醒· 

一、时间安排要合理

1.提前 10 分钟发答题卡,先检查答题卡完整,认真填涂个人信息。提前 5 分钟发试卷,通览试卷,看作文、古诗赏析、文言文阅读。

2.作文 50 分,至少留出 40 分钟,确保能把首段预先打好草稿修改,然后工整地写到答题卡上,字迹必须工整,写错字轻轻划去,在后边继续写,作文必须完成!(记叙文和议论文哪个有把握写哪个)。

3.按照试卷顺序答题,或者先答古诗文,先易后难。答题之前一定要先核对题号。

4.答完题一定要检查字词;古诗文默写;古诗文解释词语、句子翻译。

5.大致参考时间:第一大题 25 分钟左右,两篇阅读 35分钟左右,古诗文 10-15 分钟左右,作文 40-45 分钟,最后留 5 分钟检查。

二、答题注意事项:1.所有题目都要认真审题。通读题干,用笔在题目要求上勾画出关键字词。

2.阅读理解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看文章,拿着笔在文中圈点批注问题的答案。

3.阅读理解的题目,必须认真阅读,搞清楚考点,问什么答什么,还要看分值,确定答题书写量。

4.古诗文默写,必须把字写清楚写规范。

5.答题卡千万不要折叠。

6.答题的时候要条理清晰,分条作答。

·数学备考提醒· 

一、备考事项

1.把六册课本挨着过一遍,对于自己生疏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2.考前几天建议查看复习之前的错题,总结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

3.每天定时练一套完整的试卷,锻炼心态,速度,做题时间,考场上遇到不会题目的应变能力。

二、应试方法技巧

1.做题时间规划

1到15题建议25分钟做完,中考题若卡住了,思考时间不要多于5分钟,遇到难题该跳则跳,后面再回过来研究。

2.避免审题丢分

审题不要着急,你做的是试卷上的这道题,不是你脑子中以前做过的题,不能附加你脑海中的信息,要一个字一个字读,耐得住这份心,才能审好题,审题同时在题干中圈画,在图上标注。

3.学会检查

考试最后5分钟,不会做的题就果断放弃,留出时间检查,1.检查答题卡客观题有没有誊错,2.检查书写是否清楚(比如小数点的位置),3.应用题有没有答,分式方程是否验根。

4.遇到中档题卡住怎么办?

保持冷静,影响你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心中杂念,这个时候跳出思维的漩涡,不应该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应该怀疑的是审题错了,果断重新审题,或者尝试常规解题方法。

5.争取多拿意外的分

阅卷老师一般是先找答案,答案正确再看步骤,步骤不严谨扣1-2分,找不到答案或答案错误再重头看有没有能给分的,所以书写要规范、整洁。

·英语备考提醒· 

考前:

1.考试时间是15:00--16:40。英语提前15分钟进场,注意不要迟到。

2.试卷发下来先看听力。

考中:

■听力:认真读题干划关键词,划三个选项中的不同之处。不要走神!即使听第一遍做完了,第二遍的时候也认真听检查!没听清的不纠结,马上看下一题!

!!!不建议边听听力边做其他题。

特别提醒听力第三节:听前预测;听中速记;听后验证。

■阅读理解:

1.通读(读完)整篇文章获取文章大意(画出人名、地名),再去做题。尤其是A篇。

2.细节理解题目不要凭印象,或者自我理解去选择答案,一定要读完每个选项,对错都要从文中找到依据。

3.主旨题目。若在B篇选择主旨相关的选项或者出现频度较高的关键词;若在C篇注意文章讲了什么选什么。

4.D篇可以从两个方向去确定答案:一是上下文,关键词;二是文章框架。

■完形:一定通读全文,善用①排除法②下文找提示不确定选项,选最佳。四个选项一定要看完不要看漏,看错。

■语篇:书写一定要认真!注意大小写!不要抄错!(有英式美式两种写法的单词,给哪个写哪个)。

■补全:

1.注意标点符号。

2.读完整个对话,圈出关键词。

3.不要只顺意思,还要思考该空考察什么功能的语句的,如建议、邀约、观点等。

■作文:写满或空一行就好!行间距大的话,单词稍微写大一点。(注意整篇作文书写下来单词大小要一致,不要前半部分大,后面又写小了)想要得满分一定不能出小错误。

1.认真读题目每一个字,确定主题、人称和时态。

2.有时间的话先打草稿,检查完语法错误再抄到答案卷上。注意句子中一定要有谓语动词。写自己有把握的单词或句子,不会写的找替换词。 

■其他:

1.选择题先做完再涂卡,不要做一题涂一题!但不要等到最后再涂。拿不准的选项涂卡的时候也先涂一个,以免忘涂!不确定的题目在试卷上做个标记,不要纠结太久,最后检查的时候再想。选择题涂完后再核对一遍,看有没有涂错!

2.用专用涂卡笔,涂重些,以防识别不出。

3.语篇补全不要再横线上划来划去,确定好再填写,注意语篇一般竖切,补全一题一切。

·物理备考提醒· 

1.保持良好的心态:物理考试中,很多题目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不必过分担心,保持冷静和自信是关键。

2.考前准备:考前一周应保持清淡饮食,确保考试当天状态最佳。考试前一天要检查考试所需物品,包括文具、准考证等。

3.合理安排时间:做题时先从容易的题目开始,遇到难题时,如果短时间内没有思路,可以先跳过,最后再回来解决。

4. 审题严谨:圈题干关键词,如“正确/错误”“变大/变小”“光滑(无摩擦力)”等,注意隐含条件。

5. 规范答题:填空题中的选填要填题目要求的答案(如“变大”“变小”或“增大”“减小”);选择题涂卡按照标准要求填涂;作图题用铅笔和直尺,虚线实线注意区分;计算题要写公式、代入数据及单位,结果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如果没说则默认保留2位小数),例如机械效率保留两位小数83.33%;涉及到语言表述的题目,思考这道题想考查什么知识点,用物理语言答题,答案简洁准确。

6. 检查细节:答完卷子后一定要检查,例如选择题是否填涂,计算题单位是否统一、公式字母是否正确、答案是否符合实际。

·化学备考提醒· 

一、明确考纲,聚焦核心考点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式与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配平与计算、酸碱盐的性质、用途及复分解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锈蚀与防护、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气体制备(O₂、CO₂等)、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等等。这些考点在往年中考中占比高,考频高,应该优先复习巩固。

二、高效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通读人教版教材,重点关注:粗体字、课后习题、单元小结、教材当中的实验,插图及小字部分等。

2.整理易混淆概念:如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等。

3.专题突破:掌握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元素守恒法等计算方法;推断题:熟记题眼;实验题总结答题模板,对比记忆三大气体(O₂/H₂/CO₂)的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式。

4.真题训练:近三年河南中考考题至少做一遍总结错题。

5.画思维导图:以核心概念(如“酸的性质”)为中心,发散相关知识点(与金属/碱/碳酸盐的反应)。

6.错题重做:重做错题 → 分析错误原因(知识盲区/审题失误) → 归类整理(贴标签如“溶液计算错误”)。

三、考前冲刺

建议每日列计划,清楚每天的任务进行复习。比如以下方式:

除此之外,要留有一定时间进行一天一个中考题型练习:如第一天练习选择,第二天练习填空。

·历史备考提醒· 

一、前期备战:

1.回归课本,重点看课本的单元标题及子目,理线索,想知识;熟悉课本上的图片,重点看自己薄弱的知识板块以及逢十、逢五周年大事。   

 2.整理、消化近期做过的题,重点看错题。适当做题练手,保持题感与手感。

3.单独用一个袋子整理好开卷考试所需资料。建议准备:课本、《最新中考》、近期做过的比较熟悉的试题,另外还可以带一本政治速查。

二、应考策略:

1.考试中把握好时间,先易后难,不在某个题目上驻足太久,尽量开卷考试闭卷做。

2.考场时间安排建议:

(1)充分利用提前发卷的5分钟审题,可锁定选择题的前几个,也可提前构思小短文。

(2)选择题答题时间控制在12-15分钟以内,原则上采取闭卷,尽量不翻书,做完即涂卡。

(3)非选择题答题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争取一遍过。

(4)剩余5分钟,认真检查。

3.考试中慢审题,细思考,快答题!忌看到题目就盲目翻书。

4.碰到难题或新题,不要惊慌,沉着应答;如果题目简单,不能掉以轻心,更要认真审题,看清限定条件。

5.试卷做完后如有时间,一定要认真检查:有无漏答、错别字;选择题要珍惜第一判断,修改答案要慎重。

·道德与法治备考提醒· 

一、关注时政热点,加强知识储备

根据学科特点,需关注2024年8月至2025年6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以及河南本土热点。

较之于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背景下的试题更加灵活,考的是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教材基础整合:系统梳理教材及解析与检测知识,强化基本概念。

2.思维导图应用: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

3.易错易混练习:整理高频易混易错点,明确区别,避免误解。

二、科学对待开卷,注重独立思考所有的资料、教辅都只是供我们参考的,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资料牵着鼻子走。

当下中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素养立意,讲究打破套路、创新设计,其答案设计有独特的视角和逻辑,思维发散,事理融合,看似一道简单的试题也可能暗藏玄机,貌似雷同的试题其答案可能大相径庭,考试时不假思索地照抄照搬很难得高分,甚至完全不得分,必须注重独立思考,方能决胜中考。

三、明确审题方向,理清答题思路1.明确审题方向,完全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设问的限定和指向,全面圈定情境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训练结构化表达,模拟解题逻辑:结合材料关键词,采用分点逻辑作答。模拟考试场景进行限时训练,提高答题效率。

END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