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郑州上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已经收录郑州市

98所高中 238所初中 450所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爱学习 > 艺考类

兴趣班怎么选?孩子的兴趣班是需要系统规划必看指南

时间:2024-10-23 来源: 作者:网络阅读:

     

前言:作为8年的教培人,没有做教育之前,真的不知道市面上居然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课外班,据不完全统计市面上的针对K12的培训班有120多种。                

这么多年,浸泡在这个领域,揭开面纱,这确是个课外班过载的时代,而且因为准入门槛极低,里面充斥着过度宣传、甚至谎言。真的极其考验家长的规划能力和分辨力。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可以给你点建议和灵感,更以终为始的去规划孩子的课外班。

兴趣班,特长班的选择,在我看来,需要从三个维度统筹去分析选择:
第一、孩子的原生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你家里的资源情况;
第三、你孩子所在学校或者周边的社会资源情况。
在三个维度下面有个地基层,最最重要的,就是你需要综合考量,你家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资金的规划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因为孩子其实越到高年级,所花费的资金越高,而且能帮孩子撬动的杠杆也越大,切忌在小时候投入过多。这一点,我放在最后给大家一些建议。
先说第一点,孩子的原生兴趣及动力。

1、孩子的原生兴趣和动力

兴趣班,狭义及通常意义的兴趣班,专指儿童兴趣班,简单来说就是儿童在常规在校课堂之外的所有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专长、培养情趣、得到快乐的一种课外组织形式。

所以,根据定义,这里引入第一个选择兴趣班的第一个原则:
原则一:兴趣班是用来扬长的而不是补短
我们家长在孩子幼时有个误区,希望孩子十项全能,所以兴趣班报得五花八门,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发现孩子不爱说话报个口才;形体不好报个舞蹈。
在补短的过程中,我们家长往往忽略了一点,孩子对一项事物感兴趣,除了天生的驱动力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孩子正是觉得,我比别人强,学得更容易,才会强化他对该兴趣的热情。而补短这件事往往违背了这个规律。
比如一个内向的,本来就不擅长说话的孩子,放在了口才班里,其余的孩子都比他显得有天赋,其实更强化了他自己不擅长演讲的标签。当时,如果你觉得演讲很重要,非要给孩子补这个短,我建议是直接上一对一。
讲到这了,顺便说下口才班,我是坚决没给MAX报名的,而且连试课都没有。根本原因是我认为,口才好不好,是在于输出者的学识和内容本身,而不在于他的演讲技巧。所以口才班上的往往是浅层次的背诵,朗读,口语表达技巧,这些东西,是在有一些积淀后,可以后期专门训练培养的,不急于孩子小时候一时的抢跑。
回到正题,当育儿问题想不明白的时候,有个好方法,是我们环看自己周边的成年人和社会,这世界上就没有十项全能的人。
而是需要在某个领域(T型人才)或者至多某两个领域(π型人才),可以打败市面上95%的人。
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给孩子教授的其实是通用素质。专业技能和热情是需要孩子在不断试错、筛选和选择过程中寻找的。老师和父母只能扶一段,最重要还是要激发孩子的热情,自驱力驱动才行。
所以,选择课外班的第一个原则是:兴趣班,兴趣是关键,兴趣是用来扬长的,而不是用来补短。
什么都想给孩子=什么都没有给
那怎么样能发现孩子的兴趣?

二、早期广试错,及时断舍离

如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作为父母,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没有试过,怎么谈有没有兴趣。
所以在MAX二年级之前,我们试过的兴趣班数不胜数。体育类:篮球、足球、棒球、游泳、轮滑、摔跤、羽毛球、羽毛球;艺术类:合唱、钢琴、小提琴,单簧管、尤克里里、街舞、绘画,京剧;科学类:编程,STEM课程,思辨课程等等等。
这个浪费的过程在我看来是必须的,给孩子先报1到3个月小课包。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特别喜欢,要及时的断舍离。
千万别被损失厌恶的心理学现象困扰,打着怕孩子养成不坚持的坏习惯,逼着孩子进行。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比如,父母觉得在这项特长上已经投入几万块钱了,要不不学了,损失太大了。

当然,任何兴趣学到一定的程度,都有一个疲惫期和波谷。我们做父母的要分析判断一下:
1、是孩子真的不喜欢(一直没有很高的热情),还是遇到困难了(前期很喜欢,但是遇到困难降低了兴趣),需要我们帮一把;
2、是孩子不喜欢兴趣班本身,还是只是不喜欢这个老师(换个老师再试一下)。
到了小学高年级,真的会发现孩子的时间太有限了,舍是一种智慧。
咱们家长在给孩子做教育规划的时候呢,一定要抓好核心目标,你要分清楚主次,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抓好次要矛盾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嘛,你记住这个公式啊。
成功=目标-干扰。
高手不是做加法,高手是做减法。
要小心课外班的陷阱,每一样都是时间的大杀器。舍要果断,增加要谨慎,想额外增加一定要先淘汰一样。非学科类素质教育内容2个足以(体育类1个+艺术类1个)。
最后作为教育培训从业者,给大家提醒几个培训的大坑:
机构的利益和家长的利益还有孩子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1、教育界有句话,培训的是孩子,消费的是家长,所以要做给家长看的东西。
2、很多机构(英语类,编程类等等)为了让家长长时间消费,拉长课时(蹦跳英语),故意降低年龄(比如大班让你学编程,2年级让你学C++)
3、有些培训班,没有益反而有害。不仅家长钱花了,孩子时间花了,都是小问题,探究到最后,对孩子还有负面效果。例如临摹类美术机构、珠心算等;
2、家庭及社会资源
第二点和第三点我合并起来说:
你家里的资源情况以及你孩子所在学校或者周边的社会资源情况。
我有一段业余时间帮高中生做自主招生和升学规划的经历。最怕的家长就是,拿了一摞奖杯奖状的家长,什么钢琴十级,作文大赛什么奖、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等,觉得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自招简历上可有的写了。
现实是,不好意思,只要是该奖项跟你要报的专业没有关系,那这些奖杯奖状就是废纸,一点用都没有。除了证明你花了钱了,在招生官眼里一文不值。
如果你孩子要报中文专业?那作文比赛的奖项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的孩子要报化学专业?那化学类的奖项和专利及论文是有意义的。 
兴趣特长一定要跟专业强绑定,正相关!!
其他的,什么钢琴十级,这种烂大街的等级证书,即使你考音乐学院,也意义不大。因为基本上是人手一本。
而且走高校自招,只有高中的获奖证书是有意义的,小学和初中的奖项没用。
为什么我要强调,以终为始的去给孩子做规划呢?就是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学门兴趣,让孩子多条路可以不拼裸分的话。
那么,首先你要盘算的是你的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否足够支撑你走这条,其实也很荆棘和充满竞争的路。看起来的捷径,有时候并不是捷径。
家庭资源看什么?
如果你或者你家里几代人都是学音乐的,那么你的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是最优先尝试的兴趣班,因为你是圈子里的人,可以鉴别和接触到好的教师资源的。同理,学医学,美术,舞蹈、体育都是一样。当然,这里提醒一下,很多美术行业内的大师,是坚决在小时候不给自己的孩子报美术班的,以及学美术的(找个时间,我专门写篇文章)
如果你没有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尤其你又是在三到五线城市,那么请降低预期,你的孩子大概率只能当特长和兴趣培养,是不可能帮你做高考兜底的。
扎心的现实就是,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只是少数人的捷径,除非你孩子天赋异禀,大多数情况,拼的不是孩子,是你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
如果你说你没有社会资源,还是想让孩子有个爱好接触优质的教育,那么这里有个小窍门Tips,可以看下你对口的小学和初中哪些社团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公众号。那么可以让孩子进学校的时候,就直接加入。往往学校重点打造的社团,师资配套、比赛机会等是会有倾斜的。

3、教育资金规划

最后一点,关于资金规划的问题。
兴趣班是中产阶级的陷阱。因为中产有点钱,但是钱又有限,又想给孩子最好的。往往,教育支出就会远超出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有的家庭甚至能占到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这个比例是非常可怕的。
而孩子其实越到高年级,所花费的资金越高,而且能帮孩子撬动的杠杆也越大。但是因为小时候花费太多,大了反而没有教育金的储备了。这就是个大坑。
从资金规划的角度。
建议,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到家庭年收入的15-20%
小学阶段教育支出占到家庭年收入的20%-25%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配。
所以啥费钱的特长班,马术、棒球、冰球、花滑、高尔夫、帆船、机器人等等等,家里资金不够,趁早别开始。这些项目都属于越学越贵的类型,最终也得放弃。
另外,每年一定要注意,需要帮助孩子存一些教育资金,给高中和大学找第二条兜底路线,留一点冗余。
好了,兴趣班的话题特别广,涉及的专业也特别多,计划用几期写个系列文章。如果你还有关于兴趣班的疑问,可以加我个人微信,备注“进群”,群里留言!我会定期在群里接龙,选出粉丝们最关心的话题,优先写文章并且答疑。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