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开赛通知
时间:2025-03-28 来源: 郑在上学网 作者:郑小编阅读:次
中 国 写 作 学 会
中国写作学会关于举办第十八届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通知
各高中学校:
经教育部审批,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正式确定为2022—2025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 开、公益的竞赛原则,致力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促进国家 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为国家培养和选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用好中国文字、写好中国文章、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现面向全国高中学生开展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具 体实施办法详见附件,欢迎广大高中学校组织学生参与。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国写作学会
(二)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课堂内外
(三)学术支持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文 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大学文学 院、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兰州大学文学 院、郑州大学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等。
二、竞赛对象 全国高中学生
三、官方报名平台
大赛官网: www.cxzwds.cn
大赛官方微信: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四、联系方式
(一)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19号财富中心财富三号B 幢 7 楼 邮编:401121
电话:023-63659865
E-mail:zuweihui@cxzwds.cn
(二)大赛监督办公室
中国写作学会秘书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振华楼南楼A610
邮编:430072
网 址:http://writing.whu.edu.cn
E-mail:writing@whu.edu.cn
附件:
1.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一、高二组 实施办法
2.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三组实施办法
中国写作学会
2024年8月29日
附 件 1
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高一、高二组实施办法
一、竞赛时间
2024年9月- 2025年7月
二、竞赛流程
高一、高二组分为初赛、赛区决赛、全国总决赛三个赛程。
( 一 ) 初 赛
1. 竞赛时间:2024年9月-2025年3月 2.竞赛形式:命题作文1篇
3.操作流程
(1)学校注册建档:即日起,各参赛学校指定负责老师登录大 赛官网 www.cxzwds.cn, 点击“学校”注册高一、高二组账号,提交 相关资料,并组织学生自愿参赛。上一届参赛学校使用原账号直接登 录,如需更换账号,可登录学校账号后修改学校信息。学校管理账号 拥有查看参赛学生信息、在线组织学校初评、提交初评结果、查看学 生获奖情况、下载打印学生获奖证书及指导教师证书等管理权限。
(2)学生报名及提交稿件:10月28日起,有意愿参与竞赛的高 一、高二组学生,登录大赛官网或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账号,填 写报名信息,并按题目要求提交1篇由本人原创且未经发表过的优秀 作品。如学生所在学校没有报名,学生须在报名时手动输入学校正式 全称。以线下形式参赛的学生,须前往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下载专用答题纸,将答题纸扫描成电子文件后上传至系统。
作品要求:作品须按照题目要求,且必须为未在公开出版物或其 他网络载体上发表过的选手本人独立完成的原创作品,如有抄袭, 一 经发现查实,取消参赛资格和成绩,由抄袭造成的对他人合法权利的 侵犯,由选手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4.评审及结果查询
(1)学校初评
高一高二组初赛于2025年3月16日24:00截止,次日开启学校 初评系统,学校指定语文老师对系统中的报名学生作品进行初审,于 2025年3月31日24:00前提交初评结果至组委会复评,详细审核要求 见系统。逾期未提交稿件及初评结果,即视为自动弃权。
(2)组委会复评
组委会将于2025年4月1日-4月14日集中组织评审委员会专 家,对学校提交的学生资料、作品进行复审,根据复评结果确定晋级 名单。
(3)结果查询
初赛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和学生可于2025年4 月登录官网查看成绩,初赛一等奖选手晋级赛区决赛。
(二)赛区决赛
1. 竞赛时间:2025年4月-5月 2.考核内容:命题作文1篇
3.竞赛形式
分为现场限时考试和线上限时考试两种形式,具体时间地点和形
式详见各赛区决赛通知。赛区决赛一等奖及以上选手获得晋级全国总 决赛资格。
(三)总决赛
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于2025年7月举行。总决赛方式为现场限时 考试,考核内容为命题作文。详情以总决赛通知为准。
三、奖项设置
(一)学生奖
初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版获奖证书。初赛 一等奖选手晋级赛区决赛。
赛区决赛设置特等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版获 奖证书。赛区决赛一等奖及以上选手晋级全国总决赛。
总决赛设置特等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版获奖 证书。
(二)教师奖
1.指导教师享有学生同等级别指导奖,获得电子版荣誉证书。
2.组织参与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学校都可以推荐一名教 育工作者参与寻找“中国阅读领航人”“中国好老师”“中国好校长” 大型公益计划。
(三)组织奖
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获奖情况,分别授予积极组织、成果突出的 学校和个人优秀组织学校奖或优秀组织工作者奖。
(四)优秀评审奖
根据学校初评情况和所评审学生获奖情况,授予成果突出的认证
教师优秀评审奖。
(五)证书下载
学校负责老师可通过大赛官网学校账号下载所有参赛学生和指 导教师证书;学生个人关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官方微信号, 下载个人获奖证书。
四、参赛注意事项
(一)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常设于课堂内外。
(二) 本大赛鼓励学有余力,且对写作拥有浓厚兴趣的学子自 愿参加。
(三) 本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资料费。
(四) 凡参赛选手的作品,其作者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署名权 等权利,报名参赛即视同许可主办单位及组委会免费使用作品,使用 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发布、传播、出版等。作品严禁抄袭,违者取消参 赛资格和成绩。
附 件 2
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高三组实施办法
一、竞赛时间
2024年9月-2025年1月
二、竞赛流程
高三组分为初赛、赛区决赛和总决赛三个赛程
( 一 )初赛
1. 竞赛时间:2024年9月-2024年11月 2.竞赛形式:命题作文1篇
3.操作流程
(1)学校注册建档:即日起,各参赛学校指定负责老师登录大 赛官网 www.cxzwds.cn, 点击“学校”注册高三组账号,提交相关资 料,并组织学生自愿参赛。上一届参赛学校使用原账号直接登录,如 需更换账号,可登录学校账号后修改学校信息。学校管理账号拥有查 看参赛学生信息、在线组织学校评审、提交评审结果、查看学生获奖 情况、下载打印学生获奖证书及指导教师证书等管理权限。
(2)学生报名及提交稿件:即日起,有意愿参与竞赛的高三组 学生,登录大赛官网或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账号,填写报名信息, 并按题目要求提交1篇由本人原创且未经发表过的优秀作品。如学生 所在学校没有报名,学生须在报名时手动输入学校正式全称。以线下 形式参赛的学生,须前往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下载专用答题纸,将答题纸扫描成电子文件后上传至系统。
作品要求:作品须按照题目要求,且必须为未在公开出版物或其 他网络载体上发表过的选手本人独立完成的原创作品,如有抄袭, 一 经发现查实,取消参赛资格和成绩,由抄袭造成的对他人合法权利的 侵犯,由选手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4.评审
高三组初赛于2024年11月17日24:00截止,次日开启学校初评 系统,学校指定语文老师对系统中的报名学生资料及作品进行评审, 于2024年11月29日24:00前提交评审结果,详细审核要求见系统。 逾期未提交稿件及评审结果,即视为自动弃权。
(二)赛区决赛 1.组委会评审
组委会将于2024年11月30日-12月8日集中组织评审委员会 专家,对学校提交的选手资料、作品进行评比,确定晋级名单。
2.结果查询
赛区决赛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和学生届时可登 录官网查看成绩,赛区决赛一等奖选手晋级总决赛。
(三)总决赛
1.竞赛时间:2024年12月下旬 2.竞赛形式:线上
3.考核内容为:命题作文1篇
三、奖项设置
(一)学生奖
赛区决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版获奖证书。 赛区决赛一等奖选手晋级总决赛。
总决赛设置特等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版获奖 证书。
(二)教师奖
1.指导教师享有学生同等级别指导奖,获得电子版荣誉证书。
2.组织参与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学校都可以推荐一名教 育工作者参与寻找“中国阅读领航人”“中国好老师”“中国好校长” 大型公益计划。
(三)组织奖
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获奖情况,分别授予积极组织、成果突出的 学校和个人优秀组织学校奖或优秀组织工作者奖。
(四)优秀评审奖
根据学校评审情况和所评审学生获奖情况,授予成果突出的认证 教师优秀评审奖。
(五)证书下载
学校负责老师可通过大赛官网学校账号下载所有参赛学生和指 导教师证书;学生个人关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官方微信号, 下载个人获奖证书。
四、参赛注意事项
(一)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常设于课堂内外。
(二)本大赛鼓励学有余力,且对写作拥有浓厚兴趣的学子自愿 参加。
(三)本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资料费。
(四)凡参赛选手的作品,其作者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署名权等 权利,报名参赛即视同许可主办单位及组委会免费使用作品,使用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发布、传播、出版等。作品严禁抄袭,违者取消参赛 资格和成绩。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